《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时间:2024-01-17 09:39:21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汇编15篇)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汇编15篇)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观后感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

看完电影《放牛班的春天》,内心强烈震撼。由于学校的安排,我受到了良好的道德教育。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去了一所学校当督学。这所学校成了池塘的底部。这所学校由淘气的孩子、残忍的校长、残忍的老师和严格的制度组成。马修以一颗善良的心对待这些孩子,痛恨学校残酷的“行动—反应”体系。他热爱音乐创作。他用爱来关心孩子。凭着他的坚持,他苦心组建了一个唱诗班,为他们作曲,用音乐引导他们的心灵。当然最后的结果是音乐净化了孩子的心灵,对孩子的生活影响很大。

影片采用闪回手法,合唱团主唱莫行志后来成为指挥(当然他的成就是因为马修发现了他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因为当他母亲去世回家后,合唱团的合伙人珀瑙特来找他,给他一本马修的日记。马修在日记里记录了所有这些感人的事情。珀瑙德当时是个孤儿,星期六总是在大门口等着,希望父亲来接他。后来马修被学校开除了。就在他要上车的时候,佩诺一路狂奔,让马修把他带走。马修起初拒绝了,但后来他不忍心回来把珀瑙带走。珀瑙的坚持是有道理的。刚好是周六。

看完这部电影,我对哈桑总统的粗鲁和残忍感到愤慨。为孩子的不幸经历后悔;我很高兴孩子们遇到了马修;被马修的善良和真诚所感动;放下杭的恶鬼;为珀瑙的坚持而欣喜。

我的记忆从此烙下了一个不可磨灭的情节:马修黯然离开校门的时候,收到了曾经倔强甚至邪恶的学生写在卡片上的思念和祝福,那一双双挥舞的手诉说着留恋和不情愿。这时,马修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那一刻,我流下了情感的眼泪。

看完这部电影,我很感动,也得到一个深刻的启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要看到学生各有利弊,关键在于如何挖掘和教育,充分挖掘孩子的优势、天赋、潜力和爱心,让孩子健康成长。马修的行为,杭的成功,珀瑙德在这部法国电影中的成长,有力地印证了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话:“爱情的种子撒了一地,等着看改天的结果”。因此,这部电影值得我们观看和品味。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2

《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很老的电影了,但正因如此整部电影有一种浓郁的古典美,轻松浪漫的主色调,伴随着孩子们天籁般的歌声,在一帧帧略暗调的镜头里,故事在1949年的法国乡村徐徐展开。

醉心音乐却毫无所获的马修老师来到一家名叫“池塘之底”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这里的学生调皮捣蛋,看似都是一些问题儿童,大多数老师们蛮横粗暴,校长只考虑自己的前途,遇到问题只是一味的利用体罚手段镇压学生,学生和老师之间似有一座高墙,格格不入。生性善良的马修老师来到这里,用音乐筑起了他和孩子们之间的桥梁,是他的善良、宽容、耐心和谆谆教诲,润物细无声般潜入孩子们的心灵,从而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马修老师的教育便是这样的,他来的第一天,马桑斯大叔因为孩子们的淘气被伤到了眼睛,无情的校长用轮流关禁闭的方式解决这起事件。马修老师了解真相后选择了让犯错误的孩子到医院照顾受伤的马桑斯大叔,善良的大叔非但没有怪罪这位孩子,还各种表扬他。这种教育方式shi犯错的孩子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更让孩子们体会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和温暖善良。

马修老师用音乐的方式渐渐打开孩子们封闭的心灵,他组建合唱团,教孩子们唱歌,每一次孩子们整整齐齐站立,长大嘴巴唱出动听的音乐,这样的场景是美好的,是温暖的,他们天真烂漫的性格,对自由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都在歌声里了。

“每一颗心都需要爱,需要温柔,需要宽容,需要理解。每一个孩子都来自纯净无邪的地方,永远都应该是人间万分疼惜的珍宝。”我反复咀嚼着这几句台词,我发自内心地对主人公感到敬佩,不光是对孩子,还有朋友,家人,甚至陌生人,如果我们多一点温柔,多一点宽容,多一些理解,也许我们都会成长为更好的人吧……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3

和很多动人的故事一样,《放牛班的春天》是朴素而真诚的。“池塘之地”是一所再教育学校,里面收纳着传统意义上的“问题学生”,里面的大部分学生已经被家长放弃了。音乐老师马修给孩子们组建一个合唱团,用音乐打开了孩子们的心灵,最终改变了孩子们和他自己的命运。我在享受美妙音乐的同时,也被故事的情节所触动,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的老师。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段话。与其说是马修用音乐洗涤了孩子们的心灵,还不如说他是用爱冲刷了孩子心灵上的蒙尘。对于这些被抛弃的孩子,他们敏感脆弱。但爱是非常神奇的东西,这是他们这个年纪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如果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缺少了爱,那可能会是徒劳,没有爱你就改变不了他们。马修老师永爱改变了他们一个一个灵魂,他们中有的成为了伟大的指挥家,有的成为了普通人。

有人看了这部电影感慨道,“遇到马修这样的老师是多么幸运的一件事。”是啊,默默无闻的老师到最后可能就泯没于普通人当中。我记得刘佩慈在《乡村教师》中写道:“他一生中积累的那些知识,虽不是很多但是他很看重的,像一把发光的小珠子毫无保留地落在地上,发出一阵悦耳的叮当声,娃们像见到过年的糖果一样抢那些小珠子,抢得摞成一堆……这幻想让他有种幸福的感觉。”

老师是伟大的职业,不求功名利禄,教书育人,看着这些小苗不断成长,心里肯定会有别样的感觉。幼苗们奋力发芽,终将都会张开花瓣,我在耳边好像也听到了花开的声音。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4

《放牛班的春天》这部电影主要描写了发生在池塘底教养院一群行为有严重偏差的学生和一位名叫克雷蒙马修的落泊音乐家、代课老师之间的故事。看了这部电影,我感触颇多。

故事中代课老师克雷蒙马修对学生的无私的、超乎平常的、伟大的爱,特别值得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深深反思和学习。故事中当他走进学校 ,他看到的是一群缺少关爱,却渴望被关爱的孩子。学校对学生主要采取的教育方式是轻则罚站、挨打,重则关禁闭一个月。皮埃尔就是一个经常被关禁闭的典型例子。所有的老师都认为这是一群永远都无可救药的孩子,都多次遭到这群学生的捉弄,都认为只有校长采取的那种野蛮的教育方式才能对付那群让所有教师都感到无奈的孩子。然而,克雷蒙马修老师没有像他们那样做。在对待乐格克伤害马桑大叔事件上,他采用了“美丽的圈套”,让他在关禁闭和照顾马桑大叔(而且不告诉校长和其他人)中作选择。对皮埃尔,他采用了事先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的方式,在家长面前采用了善意的谎言不断地赞扬孩子;在孩子见家长之前,让他不要说漏了嘴,保留了孩子的尊言。在对皮埃尔的转化过程中,克雷蒙马修老师采用了欲擒故纵的方式,尽管在马修 ……此处隐藏4594个字……个个创伤的心灵……音乐是神奇的教育。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2

这部电影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坚持,什么叫自强,做事要乐观的去面对……

一所不起眼的学校有一群不学习,整天捉弄老师,时不时地抽香烟,有着一些不良思想的学生。我想,没有老师会来这儿教书。但他偏偏就来了——长相普通,毫不起眼的音乐教师马修。

马修热爱音乐,更热爱学生。他让这里的学生以合唱的方式唱歌。用艺术唤起学生的审美,唤醒学生的良知。让他们生活变得有质量,让他们变得热爱学习,让他们渐渐变成一个个有思想,有追求的学生。

但你绝对想不到,在这之前,学生是多吵、多坏。在马修刚来时候,一位老师就遭到了学生的恶作剧,受到了很严重的伤。因为当时上医院的费用很贵,所以就留在学校,请医生包扎一下罢了。而马修知道凶手是谁,当他带着这凶手去校长室时候,看到校长的残暴,还有那学生的苦苦哀求,令他有另一种想法:既然那位受伤的教师在学校养伤,就命这位学生每天去照顾受伤的老师。看到这,有人会想,马修教师也不过如此,能这样做的老师不少啊。但,在发生这件事的前几分钟,马修老师给学生们上第一节课。刚进入教室,就被学生们的恶作剧给绊倒,接着,公文包就被学生们抢走了,但他依然难能保持冷静克制。这点,他就与众不同了。

在组成合唱团时,他对每位同学都进行了测试。他有一种奇怪的想法:全校最吵、最坏的学生却是一位无人能及的男中音。他不放弃任何一位差生,并为这些学生找到合适的位置。

想起自己,虽然没有遇到一个叫马修的老师。可是,并不乏他那样的老师,甚至有比他还出色的老师吧?但是,学习上后进生都会想不学就算了吧?现在我明白了,没有一个人是教不起来的,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聪明的。

对,差生,只是输在了起跑线上,但长跑过的人肯定知道,什么叫做“加速”。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3

看完《放牛班的春天》这部影片后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这是一部让人感动的影片。

四十八年前,主人公马修到一家学校担任学监,这所学校被称为池塘之底,这个学校由调皮的孩子,残忍的校长,冷酷的教师,严厉的制度构成。

马修刚来到这个学校时,就看到一个孤儿——贝比诺。

贝比诺是一个孤儿,他的父母很早就去世了,但他坚信他的父母在星期六一定会来接他。

马修用自己执着的心,建立了合唱团,还发现了一个拥有非凡的嗓音的人——莫朗奇。

他的嗓音与众不同,这也让他获得了马修的信任,马修也让他在合唱团中独唱。

经过了长时间的努力,马修赢得了学生们的爱戴,可最后被解雇了,但在他走出校门的那一刻,曾今无恶不作、行为极差的那些学生,

向他扔纸飞机,飞机上写了学生对他的看法和告别,看到这里,我潸然泪下。

在这部电影中,校长受这所学校的制度和学生的行为所影响,常常虐待学生,但在后来,在马修的劝说下,他还尝试着折纸飞机;还有一次,

他被学生们用球击中了头,不但没有去责骂学生们,反而和他们一起踢球,校长也逐渐变得善良了,但他还是太注重于名利,最后被上级开除了。

马修老师虽然仅仅是一个学监,而且他做的事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也没有创造什么完整的教育理论,但他却是一个伟大的老师。

在学生的心目中,不管什么时候,马修老师都是尊重、相信、理解、宽容他们的。

的确,马修老师真正站在了孩子的角度上,所以,孩子们犯的一切错误都是可以容忍的,都应该相信他们,给他们证明自己的机会。

看了这部影片,感动之余,我也得到了启示:在我们的教学当中,应该看到学生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关键要看怎么去教育,怎么去挖掘孩子的天赋和爱心,孩子才能很好的成长起来。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4

今天下午,看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作为一名学习教育并从事教育工作的人而言,看这部影片还是有许多感受的。

故事其实还是比较老套的,讲的是一群顽劣的孩子在一个新来的老师的引导下“化蛹成蝶”的故事。影片说的也是教育的真谛:爱学生、信任学生、有耐心。不过,电影中的音乐很好听,清澈、绵延、让人回味。

其实,教育有时的确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要你有爱心和耐心就可以。但教育也是最复杂的事,因为面对的教育对象个个不同。对于老师而言,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潜力是关键。

这部影片还使我看到,一名教师无论在何种件下都不是无可作为的,哪怕使一个学生看到真、善、美都是成功。因此,生活中有不少人将中国教育的问题全部归咎于体制是不全面的。作为一个人而言,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是有选择的,关键在你看来什么是最重要的。就像影片中的马修到底是要一份工作还是跟着自己的内心走。

从影片中,我还体会到教育中处处存在的贴标签现象。因为学生的调皮和成绩不好,就对学生施以处罚不可或归为无可救药,这是一种多么简单化的方式。

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经常因为某些人的一个特征,就把整个人否定了。用社会业已存在的标签去定义一个人,而不是去走进一个人。这种标签可以是性别的、性倾向的、职业的、出身的……这都是不全面的。要真正地评价一个人,只有通过一个人一生的行为来判断。所以,现在我一般都是就事论事,而不是就一件事评价整一个人或这个人做的全部事情。

任何时候人都有选择,是选择随波逐流还是遵循内心的声音,这是一个人所面临的人生问题。

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天使,但谁来发现这个人身上的光芒,这需要智慧。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15

马修老师以前也当过老师,我们不得而知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优秀学生,我想一定是有的。但是他来到了这里就是一种恰好,是一种遇见,如果没有这样的一群孩子,那么电影开演五分钟就该结束了。

他对教育实际上并不是很在行,以前的碰壁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就是来到了这里,他遇见了他生命中的“孩子”。他是一个音乐家,也只有这样一个身份才可以改变他们,这恰恰是音乐的真谛,也是教育的真谛。音乐的真谛是什么呢,是爱、平等、自由。一个音乐家所具有的优秀品质改变了孩子们的前途,也坚定了自己对音乐的执着。

如同我们的教育,严格也罢,宽容也罢,有时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我们熟知的西点军校以严格著称,正是因为严格才培养出了世界一流的军人。但是哈佛的环境却是非常的宽容自由,也同样培养出了世界顶尖的商界和政界奇才。

我们的教育有时候不是我们的一厢情愿,并不是说老师勤奋刻苦就一定会培养出顶尖的人才和大师,有时候我们更多地是培植一种土壤,在这种土壤里,优秀的种子才能生根发芽,而不是被埋没封存。教育不单单是培养出了优秀的学生,更多的时候是让我们遇见了更好的自己,遇见了成长的美丽,能够培养出让我们佩服的学生是我们最大的幸运。

马修老师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在学生失败时说的那一句句鼓励的话语,在学生对前途感到迷惘的时候伸出的援助之手,还有很多很多……这是我们教育者所需要学习的,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真的需要我们,需要我们的而是当他们迷茫和无助的时候。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汇编1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